次韵叔方先生兼简伯行敬初二首

· 沈右
忆昔陪二子,吟啸野亭中。 风急江花白,霜晴木叶红。 去留身若寄,陶写兴无穷。 更喜陈夫子,幽寻讶许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去创作。
  • 叔方先生: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尊敬的长者。
  • 兼简伯行敬初二首:同时写给伯行和敬初两位朋友的诗。
  • 沈右:元代诗人,本诗作者。
  • 吟啸:高声吟咏,指吟诗。
  • 野亭:野外的亭子,常用于文人雅集。
  • 江花:江边的花朵。
  • 陶写:陶冶性情,抒发情感。
  • 陈夫子: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尊敬的长者。
  • 幽寻:幽静的寻访,指寻找幽静之地。
  • 讶许同:惊讶于如此相同,指与陈夫子的兴趣相投。

翻译

回忆往昔与两位友人,在野外的亭子中高声吟咏。 风急时江边的花朵显得更加洁白,霜晴后树木的叶子变得火红。 人生去留如同身躯的寄存,但陶冶性情、抒发情感的兴致无穷无尽。 更令人高兴的是,陈夫子也喜欢在这幽静之地寻访,我们的兴趣竟如此相同,令人惊讶。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往昔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风急江花白,霜晴木叶红”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陶冶性情、抒发情感的追求。最后提到陈夫子,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志同道合之人的喜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沈右

元平江路人,字仲说,号御斋。本吴中世家,能去豪习,刻志诗书。年四十无子,买一妾,知为故人女,即召其母择婿厚嫁之。有《清辉楼集》。 ► 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