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避难不知寒食,和愁又过清明。 都下纷纷跃马,湖边恰恰啼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避难:躲避灾难或困境。
  •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
  • 都下:指京城或大城市。
  • 恰恰啼莺:形容莺鸟叫声清脆悦耳。

翻译

躲避灾难,不知不觉中错过了寒食节,带着忧愁又迎来了清明。京城里的人们纷纷骑马出行,湖边莺鸟的叫声清脆悦耳。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寒食与清明两个节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在动荡时期的心情。诗中“避难不知寒食”反映了作者因避难而错过了寒食节,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忧愁。后两句“都下纷纷跃马,湖边恰恰啼莺”则通过描绘京城的繁忙和湖边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作者内心的不安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汪元量

宋临安钱塘人,字大有,号水云子。度宗咸淳间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宋亡,随北去。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踪迹莫测。为诗慷慨有气节,多纪国亡北徙事,后人推为“诗史”。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