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多景楼: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甘露寺内,南宋时期的一座著名楼阁。
- 昼掩扉:白天关着门,扉指门。
- 画梁:彩绘的屋梁,这里指楼阁的精美。
- 乌衣:指燕子,因其常栖息于画梁之上。
- 禅房:僧人居住或修行的房间。
- 兵烧杀:被战火焚烧和破坏。
- 佛寺:供奉佛像的寺庙。
- 干戈:古代兵器,这里指战争。
- 僧怕归:僧人害怕回来。
- 淮树:淮河一带的树木。
- 潮风:海潮带来的风。
- 海云飞:海上的云在风中飘动。
- 酒尊:酒杯或酒器。
- 金焦:金山和焦山,位于镇江附近的两座山。
- 落晖:夕阳的余晖。
翻译
在多景楼中,白天门扉紧闭,精美的画梁上不敢有燕子栖息。 禅房中的花木已被战火焚烧,佛寺因战乱而僧人不敢归。 山雨即将来临,淮河边的树木似乎在颤抖,海潮的风初起,海上的云在风中飘动。 酒杯中的酒还未饮尽,便急忙登舟离去,还要经过金山和焦山,去看那夕阳的余晖。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时期多景楼的荒凉景象,通过“昼掩扉”、“画梁不敢住乌衣”等细节,传达出一种萧条与不安的氛围。诗中“禅房花木兵烧杀,佛寺干戈僧怕归”直接反映了战争的破坏和人们的恐惧。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如“山雨欲来”和“潮风初起”,增强了诗中的紧张感和动态美。结尾的“看落晖”则带有一种无奈和哀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战乱的无奈。
汪元量
宋临安钱塘人,字大有,号水云子。度宗咸淳间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宋亡,随北去。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踪迹莫测。为诗慷慨有气节,多纪国亡北徙事,后人推为“诗史”。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539篇诗文
汪元量的其他作品
- 《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 其六 》 —— [ 元 ] 汪元量
-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七十四 》 —— [ 元 ] 汪元量
-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七十八 》 —— [ 元 ] 汪元量
-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六十六 》 —— [ 元 ] 汪元量
- 《 六州歌头 · 江都 》 —— [ 元 ] 汪元量
- 《 蜀相庙 》 —— [ 元 ] 汪元量
- 《 草堂 》 —— [ 元 ] 汪元量
-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十七 》 —— [ 元 ] 汪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