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提刑哀些

提刑辞宋国,奉使到燕都。 入贡能全璧,怀归不献图。 看羊居北海,化鹤返西湖。 楚客歌哀些,临棺奠酒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阳提刑:指提刑官,负责司法的官员。
  • 哀些:哀悼之意。
  • :元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 汪元量:元朝诗人。
  • 提刑辞宋国:提刑官离开宋朝。
  • 奉使:奉命出使。
  • 燕都:指元朝的首都大都(今北京)。
  • 入贡能全璧:比喻使者能够安全无恙地完成任务。
  • 怀归不献图:虽然心怀归意,但并未泄露国家机密。
  • 看羊居北海:比喻被囚禁或流放。
  • 化鹤返西湖:比喻死亡或超脱尘世。
  • 楚客歌哀些:楚地的客人唱着哀歌。
  • 临棺奠酒壶:在棺材前祭奠,倒酒以示哀悼。

翻译

提刑官离开了宋朝,奉命出使到了元朝的首都大都。他能够安全无恙地完成任务,虽然心怀归意,但并未泄露国家机密。他的境遇如同被囚禁在北海的看羊人,又像是化作仙鹤返回西湖的超脱者。楚地的客人唱着哀歌,站在棺材前,倒酒以示哀悼。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提刑官的经历,展现了忠诚与牺牲的主题。诗中,“入贡能全璧,怀归不献图”体现了提刑官的忠诚与智慧,他虽身处异国,但能保全国家的尊严与秘密。后两句“看羊居北海,化鹤返西湖”则通过寓言式的表达,暗示了提刑官的困境与超脱,既表达了对他的同情,也寄托了对他的敬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深刻颂扬。

汪元量

宋临安钱塘人,字大有,号水云子。度宗咸淳间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宋亡,随北去。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踪迹莫测。为诗慷慨有气节,多纪国亡北徙事,后人推为“诗史”。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