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马上貂裘裂。料明妃、几番回首,旧家陵阙。留得胡沙千年恨,写入冰弦四列。想历遍、关河风雪。弹动伊凉哀怨曲,把梨园风韵都消歇。南部乐,向谁说。
多情只记潇湘瑟。纵而今、宫移羽换,此怀难竭。便有传来中原谱,终带穹庐烟月。甚长是、未歌先咽。顾曲周郎今已矣,满江南谁是知音客。人世事,几圆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明妃:指王昭君,汉元帝时期的宫女,后被选为和亲对象,远嫁匈奴。
- 陵阙:指帝王的陵墓和宫殿。
- 胡沙:指匈奴地区的风沙。
- 冰弦:指琴弦,因其冷冽如冰而得名。
- 伊凉:古代西域的地名,这里指代西域的音乐。
- 梨园:唐玄宗时期设立的皇家音乐舞蹈学校,后泛指戏曲界。
- 南部乐:指南方的音乐。
- 潇湘瑟:指湘江流域的音乐,瑟是一种古代的弹拨乐器。
- 宫移羽换:指宫廷音乐的变迁。
- 中原谱:指中原地区的音乐谱系。
- 穹庐:指蒙古包,这里代指蒙古或北方游牧民族。
- 烟月:指朦胧的月光,常用来形容边塞或异域的景色。
- 顾曲周郎:指三国时期的周瑜,因其精通音乐而得名。
翻译
马背上的貂裘已经破损。想象着王昭君,多少次回望,那旧时的皇家陵墓和宫殿。她留下的,是胡沙地区千年的怨恨,被写入冰冷的琴弦之中,排列成四。想必她历经了无数关河的风雪。弹奏着西域的哀怨曲调,使得梨园的风韵都已消逝。南方的音乐,又能向谁诉说呢?
只记得潇湘地区的瑟声多情。即使现在宫廷音乐已经变迁,这份情怀难以枯竭。即便有传来的中原音乐谱系,终究带着北方游牧民族的烟月气息。常常是,未曾歌唱就已经哽咽。精通音乐的周瑜已经不在了,整个江南,谁又是知音呢?人世间的事情,经历了多少次的圆缺变化。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王昭君的回忆,抒发了对故国旧事的怀念和对音乐变迁的感慨。诗中“明妃”、“胡沙”、“冰弦”等意象,深刻描绘了王昭君的哀怨和边塞的荒凉。同时,通过对“梨园风韵”、“南部乐”、“潇湘瑟”等音乐元素的提及,表达了作者对传统音乐消逝的遗憾。最后,以“顾曲周郎”和“知音客”的对比,突显了作者对知音难寻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变迁无常的深刻认识。
邵亨贞的其他作品
- 《 春草碧 次韵素庵遣怀 》 —— [ 元 ] 邵亨贞
- 《 满江红 其一 丙午重阳前二日雨霁,泗泾倚阑望九山 》 —— [ 元 ] 邵亨贞
- 《 齐天乐 · 甲戌清明雨中感春 》 —— [ 元 ] 邵亨贞
- 《 早春鸳湖夜泊 》 —— [ 元 ] 邵亨贞
- 《 拟古十首河传拟花间春日宫词 》 —— [ 元 ] 邵亨贞
- 《 洞仙歌 赋孙明叔水光山色舟 》 —— [ 元 ] 邵亨贞
- 《 贺新郎 》 —— [ 元 ] 邵亨贞
- 《 贞溪初夏六首 》 —— [ 元 ] 邵亨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