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氏三芗图
春风桃李花,秋雨梧桐树。
人心自悲喜,草木那知故。
三香各根柢,气色偶一类。
凄凉冰雪魂,夐绝霜月趣。
人惟知其然,遂有兄弟喻。
花岂识友于,人自生好恶。
吾闻登徒子,好色耽伛偻。
又闻海上翁,逐臭慕腥腐。
世人溺嗜好,颠倒死不悟。
君今眷兹香,志意实清苦。
流芳当无穷,万古复万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夐绝 (xiòng jué):远绝,远超。
- 友于 (yǒu yú):兄弟的代称。
- 登徒子 (dēng tú zǐ):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后泛指好色之徒。
- 伛偻 (yǔ lǚ):驼背。
- 逐臭 (zhú chòu):追逐恶臭,比喻追求不正当的嗜好。
- 腥腐 (xīng fǔ):腥臭腐败,比喻丑恶的事物。
- 溺嗜好 (nì shì hào):沉迷于不良嗜好。
翻译
春风中桃李花开,秋雨里梧桐叶落。 人心自有悲喜,草木哪知其故。 三香各自根柢,气色偶然相似。 凄凉中显冰雪之魂,远超霜月的趣味。 人们只知道这样,于是有了兄弟的比喻。 花岂能识兄弟之情,人们自生好恶之心。 我听说登徒子好色,沉迷于驼背之态。 又闻海上老人,追求恶臭和腥腐。 世人沉迷于嗜好,颠倒至死不悟。 你如今眷恋此香,志意实在清苦。 流芳将无穷无尽,万古复万古。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自然景物的变迁,探讨了人心与草木之间的差异,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不同追求。诗中“春风桃李花,秋雨梧桐树”描绘了四季更迭的自然景象,而“人心自悲喜,草木那知故”则突显了人心的复杂与草木的无知。后文通过对“登徒子”和“海上翁”的描述,讽刺了世人对不良嗜好的沉迷。最后,诗人赞美了那种清苦而持久的志意,认为真正的流芳能够超越时间,永恒存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纯洁志向的推崇和对世俗嗜好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