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八景沙头酒店

南山石槛跨幽壑,有翚者飞谁所作? 女娲补天或见遗,往往天阴媾冰雹。 天边大火伏不流,极南草木含清秋。 老夫年衰畏炎赫,朝来忽念山中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翚者飞:指彩虹。翚(huī),五彩的雉鸟,这里比喻彩虹。
  • 女娲补天:中国古代神话,女娲炼五色石补天。
  • :结合,这里指形成。
  • 冰雹:天气现象,指从云中落下的冰粒或冰块。
  • 大火:指心宿二,即天蝎座的主星,古代用以测定季节。
  • 伏不流:指大火星在秋季不再流动,即不再出现在夜空中。
  • 炎赫:炎热的阳光。

翻译

南山上的石栏横跨深谷,那彩虹是谁造出的? 或许是女娲补天时遗漏的五彩石,每当天气阴沉,它便化作冰雹。 天边的心宿二已经不再流动,极远处的草木也含着秋意。 我这老者年岁已高,畏惧炎热的阳光,早晨起来忽然想念山中的朋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南山幽静的景色和诗人对山中清凉的向往。诗中“南山石槛跨幽壑”一句,即展现了山势的险峻与石槛的巧妙,而“有翚者飞谁所作?”则以彩虹的出现增添了神秘与美感。后文通过女娲补天的神话和心宿二的自然现象,巧妙地引出了对炎热天气的厌倦和对山中秋凉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