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奉使诗卷

雕题承正朔,口舌代干戈。 气运于今盛,人材比古多。 郎君登膴仕,孙子擢巍科。 文物声邹鲁,勋名少伏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雕题: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在额头上刺花纹,称为雕题。这里指李奉使的仪表堂堂。
  • 承正朔:接受正统的历法,表示接受中央政权的统治。
  • 口舌代干戈:用言语代替武力,指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
  • 气运:指国家的命运和时势。
  • 郎君:对年轻男子的尊称,这里指李奉使的儿子。
  • 膴仕:高官厚禄。
  • 孙子:指李奉使的孙子。
  • 擢巍科:考中高科,即取得很高的科举名次。
  • 文物声邹鲁:指文化教育兴盛,如同古代的邹国和鲁国。
  • 勋名少伏波:功勋和名声少有人能比,伏波指汉代名将马援,这里用来比喻李奉使的功绩。

翻译

李奉使仪表堂堂,接受中央的统治,用言语代替武力解决争端。国家的命运和时势如今正盛,人才比古代还要多。他的儿子已经担任高官,孙子也考中了高科。文化和教育兴盛如同古代的邹鲁,他的功勋和名声少有人能比,就像汉代的伏波将军马援一样。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李奉使的仪表、才智和家族的荣耀。通过“雕题承正朔”和“口舌代干戈”描绘了李奉使的外交才能和为国家带来的和平。诗中“气运于今盛,人材比古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人才辈出的景象。最后通过对李奉使家族成员的赞誉,展现了其家族的显赫和文化的繁荣,以及李奉使个人的卓越功勋和声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李奉使及其家族的崇高敬意。

周伯琦

元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周应极子。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士诚灭,乃归,寻卒。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有《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