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白云黄雪乱飞,虚檐风急扑征衣。 子猷入夜乘舟去,苏武残年持节归。 兵后殊方为客苦,病来亲友到门稀。 何缘得似儿童岁,貂帽狐裘学打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虚檐:空旷的屋檐。
  • 子猷: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字子猷,以放荡不羁著称。
  • 苏武:西汉时期的著名使节,曾被匈奴囚禁十九年,始终坚守节操。
  • 残年:晚年。
  • 持节:手持使节,象征忠诚和使命。
  • 兵后:战乱之后。
  • 殊方:异乡,他乡。
  • 何缘:何故,为何。
  • 貂帽狐裘:貂皮帽子和狐皮大衣,指华贵的服饰。
  • 打围:古代一种围猎方式,即围猎。

翻译

地面上白雪皑皑,天空中黄云密布,雪花纷飞,空旷的屋檐下,风急速地吹打着行人的衣裳。夜晚,像子猷那样的人乘舟而去,晚年,像苏武那样的人持节归来。战乱之后,在他乡作客的苦楚,病中,亲友来访的稀少。为何能像儿童时代那样,穿着华贵的貂皮帽和狐皮大衣,学习打围猎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日雪景中的孤寂与思乡之情。通过对比子猷夜游与苏武持节归来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忠诚的向往。诗中“兵后殊方为客苦,病来亲友到门稀”直抒胸臆,反映了战乱后流离失所的艰辛生活和人情冷暖。结尾的“何缘得似儿童岁,貂帽狐裳学打围”则流露出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李延兴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