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宣文刘仲德咏雪

虚轩看雪晓光微,却忆淮西破贼围。 春瓮旋开千日酒,海尘不染六铢衣。 天寒紫塞黄云合,风急苍江白雁飞。 高卧忽闻佳客至,衣裳颠倒出荆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虚轩:空旷的轩廊。
  • 晓光:清晨的光线。
  • 淮西:指淮河以西的地区。
  • 春瓮:春天酿造的酒瓮。
  • 千日酒:一种传说中能醉千日的酒。
  • 海尘:海上的尘埃。
  • 六铢衣:佛教中指极轻极薄的衣裳,比喻清净无染。
  • 紫塞:指边塞。
  • 黄云:指边塞上的沙尘。
  • 苍江:青色的江水。
  • 白雁:白色的雁,常用来比喻秋天的到来。
  • 高卧:高枕无忧地躺着。
  • 佳客:尊贵的客人。
  • 荆扉:用荆条编成的门,指简陋的门。

翻译

清晨,我在空旷的轩廊中观看微弱的晨光,心中回忆起淮西破敌的情景。春天酿造的酒刚刚开启,仿佛能醉千日,而海上的尘埃却无法玷污那极轻极薄的衣裳。天寒地冻,边塞上黄云密布,风急浪高,苍江上白雁飞翔。我高枕无忧地躺着,忽然听到尊贵的客人到来,急忙整理衣裳,颠倒着走出简陋的门迎接。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清晨观雪的场景,展现了边塞的苍凉与壮美,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战事的回忆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千日酒”、“六铢衣”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最后两句写佳客突至,诗人急忙迎接的情景,生动传神,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生活的热情。

李延兴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