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尹韵

雨馀秋水绕清轩,心迹双清好莫言。 松寺寻僧陪鹤侣,茆檐对客数鸡孙。 年光荏苒惊残梦,生事萧条忆故园。 兵后故人知好在,那堪白首卧衡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雨馀:雨后。
  • 心迹双清:内心和行为都非常清净。
  • 松寺:松树环绕的寺庙。
  • 鹤侣:鹤的伴侣,这里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 茆檐:茅草覆盖的屋檐。
  • 鸡孙:小鸡。
  • 年光荏苒:时间渐渐流逝。
  • 生事萧条:生活事务冷清。
  • 故园:故乡。
  • 兵后:战争之后。
  • 衡门:简陋的门,比喻隐居的生活。

翻译

雨后,秋水环绕着清幽的轩阁,内心和行为都清净无比,无需多言。在松树环绕的寺庙中寻访僧侣,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在茅草屋檐下对着客人,数着小鸡。岁月匆匆,惊觉残梦已逝,生活事务冷清,回忆起故乡。战争之后,知道故人还好,但怎能忍受白首之年还隐居在简陋的门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后秋景的宁静与清新,通过“雨馀秋水”和“心迹双清”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清净。诗中“松寺寻僧”与“茆檐对客”展现了作者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后两句则透露出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旧友的深深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与对往昔的怀念。

李延兴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