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五首

· 乃贤
杂沓毡车百辆多,五更冲雪渡滦河。 当辕老妪行程惯,倚岸敲冰饮橐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杂沓(zá tà):形容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 毡车:用毡布覆盖的车,多用于草原地区。
  • 五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五更即天将亮时。
  • 滦河:河流名,位于今河北省境内。
  • 当辕:指驾车的位置,这里指驾车的老妇人。
  • 老妪(lǎo yù):年老的妇女。
  • 敲冰:敲打冰块。
  • 饮橐驼(yǐn tuó tuó):给骆驼喝水。

翻译

众多杂乱的毡车百辆有余,天还未亮,冒着雪渡过滦河。驾车的老妇人习惯了这样的行程,她倚靠在河岸边,敲打冰块,给骆驼饮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北方边塞的清晨景象,通过“杂沓毡车”、“五更冲雪”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老妪“当辕”、“敲冰饮橐驼”的细节,不仅体现了她的坚韧与熟练,也反映了边塞人民与自然环境的顽强抗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乃贤

元南阳人,字易之,葛逻禄氏。不喜禄仕,能文,长于歌诗。时浙人韩与玉能书,王子充善古文,人目为江南三绝。顺帝至正间,以荐为翰林编修。有《金台集》、《海云清啸集》。 ► 2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