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文晖之湖州推官

· 乃贤
朝拜除书出紫宸,画船挝鼓过西津。 移居溪馆红莲绕,系马庭阶绿树新。 刮目好看吴下士,故家须问蜀中人。 汉庭治狱推忠厚,惠政从今及远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拜除书:指任命官员的文书。
  • 紫宸:古代帝王的宫殿,这里指朝廷。
  • 挝鼓:敲鼓。
  • 西津:西边的渡口。
  • 移居:搬迁居住地。
  • 溪馆:建在溪边的馆舍。
  • 红莲:红色的莲花。
  • 庭阶:庭院中的台阶。
  • 刮目:重新看待,比喻重新评价。
  • 吴下士:指吴地的士人。
  • 故家:指有历史背景的家族。
  • 蜀中人:指来自四川的人。
  • 汉庭:指汉朝的朝廷,这里泛指朝廷。
  • 治狱:审理案件。
  • 忠厚:忠诚厚道。
  • 惠政:仁慈的政策。
  • 远民:边远地区的百姓。

翻译

早晨接到任命书从朝廷出发,乘坐画船敲着鼓经过西边的渡口。 搬迁到溪边的馆舍,周围环绕着红色的莲花,系马在庭院台阶旁,绿树新绿。 重新评价吴地的士人,有历史背景的家族需要询问来自四川的人。 朝廷审理案件推崇忠诚厚道,仁慈的政策从今以后惠及边远地区的百姓。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官员离京赴任的场景,通过“紫宸”、“画船”、“红莲”、“绿树”等意象展现了旅途的美丽与官员的尊贵。诗中“刮目好看吴下士,故家须问蜀中人”表达了作者对吴地士人的重新评价和对蜀中人的尊重,体现了作者的开阔视野和公正态度。结尾的“汉庭治狱推忠厚,惠政从今及远民”则强调了朝廷的仁政和对边远百姓的关怀,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治理的赞许和对民众福祉的关心。

乃贤

元南阳人,字易之,葛逻禄氏。不喜禄仕,能文,长于歌诗。时浙人韩与玉能书,王子充善古文,人目为江南三绝。顺帝至正间,以荐为翰林编修。有《金台集》、《海云清啸集》。 ► 2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