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泰坛:古代祭天之坛,也称圜丘。
- 彩仗:彩色的仪仗。
- 寒坰(jiǒng):寒冷的郊野。
- 展礼:举行礼仪。
- 嘉乐:美好的音乐。
- 斋心:清心寡欲,以示虔诚。
- 众灵:指神灵。
- 曲度:曲调。
- 清越:声音清脆悠扬。
- 杳冥(yǎo míng):深远幽暗之处。
- 彻悬:指乐声停止。
- 和气:和谐之气。
- 旋退:指祭祀结束,人们离去。
- 钧天:古代神话中天的中央,也指天帝。
- 列洞庭:指音乐如洞庭湖的波涛,连绵不绝。
翻译
在泰坛举行恭敬的祭祀仪式,彩色的仪仗降临在寒冷的郊野。 举行礼仪,陈设美好的音乐,清心寡欲的心意感动了众神灵。 音乐的韵味悠长,飘扬得更远,曲调静谧,宜于聆听。 泛起的音响何其清脆悠扬,随着风散播到深远幽暗之处。 乐声停止,和谐之气聚集,祭祀结束,人们离去,拂晓的山峦显得青翠。 这音乐本自天帝所赐,还疑是洞庭湖的波涛连绵不绝。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古代在泰坛举行祭祀的场景,通过音乐的描绘,展现了祭祀的庄严与神圣。诗中“韵长飘更远,曲度静宜听”等句,巧妙地表达了音乐的悠扬与深远,以及其带来的心灵震撼。结尾的“本自钧天降,还疑列洞庭”则赋予了音乐以神秘与宏大的背景,使得整个祭祀活动显得更加神圣不可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