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峡云涛石屏志
谢家绿玉屏,不琢龟甲形。方若陟釐纸,粉缥带苔青。
秀洁庚庚绝文理,十二巫峰横隐起。芙蓉照影立亭亭,远落巴江一江水。
素湍汹涌翻绿涛,长风吹云白月高。三峡涛声满人耳,个中独欠孤猿号。
胡僧谩有金壶汁,洒向素缣图不得。女娲鍊石作五彩,点染料应无此色。
此石产景由天工,略假石人磨削功。石色欲尽玉色起,汎沉天碧涵清空。
君不闻大食贡石瑩如玉,中有奇松四时绿。六月凉风卷翠涛,瑟瑟秋声战空屋。
又不闻杨家古屏刻水精,中有为云之美人。海绡衣裳为烟雾,姓名自语非真真。
二物化去固已久,价重隋珠难再有。君家玉屏独在世,勿落忍人豪夺手。
我闻故人杨铁仙,束带拜之如米颠。起来发狂捉铁笔,醉墨写入青瑶镌。
何日乘舟上鱼复,唤取巴童唱巴曲。更借丹丘粉墨屏,对案巫山真面目。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位于今重庆市巫山县境内。
- 陟釐(zhì lí):一种细软的纸。
- 粉缥(piǎo):淡青色。
- 庚庚(gēng gēng):形容石头纹理清晰。
- 三峡:长江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 猿号(háo):猿猴的叫声。
- 女娲: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她炼五色石补天。
- 大食:古代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
- 海绡(xiāo):一种轻薄的丝织品。
- 米颠:指米芾,北宋著名书画家,因其行为古怪,被称为“米颠”。
翻译
巫峡的云涛石屏上,记载着[元]顾瑛的诗。 谢家的绿玉屏风,未经雕琢,形状如龟甲。它方正如陟釐纸,淡青色带着苔藓的绿。 秀丽而洁净,纹理清晰无文饰,十二巫峰隐约可见。芙蓉花影亭亭玉立,远处的巴江水波荡漾。 素白的波涛汹涌,长风吹动云朵,月亮高挂。三峡的涛声充盈耳畔,只是少了孤猿的哀号。 胡僧虽有金壶汁,却无法洒在素缣上描绘。女娲炼石成五彩,但这种颜色应是无可比拟。 这石屏的产生是天工之作,略微借助石匠的打磨。石色渐变为玉色,泛着碧绿的光芒,清澈如天空。 你没听说大食贡石晶莹如玉,中间有四季常绿的奇松。六月的凉风卷起翠涛,瑟瑟秋声在空屋中回荡。 又没听说杨家的古屏上刻着水晶,中间有为云的美人。海绡衣裳如烟雾,姓名自语非真真。 这两物虽已消失,但价值连城,难以再现。你家的玉屏独存于世,切勿落入强人之手。 我听说故人杨铁仙,束带拜之如米芾。起来发狂捉铁笔,醉墨写入青玉镌刻。 何时乘舟上鱼复,唤取巴童唱巴曲。更借丹丘粉墨屏,对案巫山真面目。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巫峡云涛石屏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和艺术价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将石屏比作未经雕琢的龟甲、陟釐纸,以及女娲炼石的五彩,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石屏的珍贵和美丽。同时,诗人通过对三峡涛声和孤猿号的描写,增添了诗的意境和情感深度。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石屏的珍视和对艺术的追求,体现了对自然与人文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