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吴东山水分题得阳山

· 顾瑛
别起高楼临碧溪,绕楼青山云约齐。阳山独出众山上,却立阳湖西复西。 天风吹山屼不起,倒落芙蓉明镜里。影娥池上曲阑干,遍倚秋光三百里。 白云不化五彩虹,化为天矫之白龙。一朝挟子上天去,霈泽下土昭神功。 土人结祠倚灵洞,雨气腥翻海波动。纸钱窣窣蜥蜴飞,女巫击鼓歌迎送。 兹山本是秦馀杭,越兵昼获夫差王。不知谁是公孙圣?空谷答声吴乃亡。 只今此地愁云黑,铁马将军金作勒。汉蛇曷识剑雌雄,秦鹿应迷路南北。 山下花开一色红,花下千头鹿养茸。衔花日献黄面老,挟群时入青莲宫。 闻道青霜落林谷,斤斧丁丁惊鸟宿。千年白鹤忽飞归,失却长松旧时绿。 君今坐看楼上头,析韵赋诗浮玉舟。凭高一览青未了,底事仲宣生远愁。 明朝更踏东山路,傀儡湖中观竞渡。酒花滟滟泛昌阳,醉归扶上楼头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wù):形容山峰高耸。
  • 影娥池:传说中的池名,此处指美丽的湖泊。
  • 霈泽 (pèi zé):丰沛的雨水。
  • 窣窣 (sū sū):形容细小的声音。
  • 蜥蜴 (xī yì):一种爬行动物。
  • (hé):何,怎么。
  • (róng):鹿的嫩角。
  • 丁丁 (zhēng zhēng):形容砍伐树木的声音。
  • 傀儡湖:地名,可能指某个湖。
  • 昌阳:一种植物,此处可能指酒中的香料。

翻译

别起高楼临碧溪,绕楼青山云约齐。阳山独出众山上,却立阳湖西复西。 高楼独立在碧绿的溪水旁,周围青山环绕,云朵似乎与山峰齐高。阳山在众多山峰中独树一帜,它矗立在阳湖的西边更西处。

天风吹山屼不起,倒落芙蓉明镜里。影娥池上曲阑干,遍倚秋光三百里。 天风虽强,却吹不动这高耸的山峰,它倒映在如明镜般的湖水中,宛如芙蓉。在影娥池边,曲折的栏杆旁,秋光映照着三百里的美景。

白云不化五彩虹,化为天矫之白龙。一朝挟子上天去,霈泽下土昭神功。 白云没有变成五彩的虹,而是化作一条矫健的白龙。一旦它携带着云雨升上天空,丰沛的雨水便滋润大地,显示着神明的功绩。

土人结祠倚灵洞,雨气腥翻海波动。纸钱窣窣蜥蜴飞,女巫击鼓歌迎送。 当地人围绕着灵洞建立了祠堂,雨气中带着海水的腥味,海浪翻涌。纸钱在风中窸窣作响,蜥蜴飞舞,女巫击鼓唱歌,迎接和送别。

兹山本是秦馀杭,越兵昼获夫差王。不知谁是公孙圣?空谷答声吴乃亡。 这座山原本属于秦朝的馀杭,越国的士兵在白天俘获了夫差王。不知道谁是公孙圣?在空谷中回响的声音预示着吴国的灭亡。

只今此地愁云黑,铁马将军金作勒。汉蛇曷识剑雌雄,秦鹿应迷路南北。 现在这里被愁云笼罩,铁马将军用金制的马勒。汉代的蛇怎么识别剑的雌雄,秦朝的鹿应该迷失了南北方向。

山下花开一色红,花下千头鹿养茸。衔花日献黄面老,挟群时入青莲宫。 山下花开一片红色,花下有成群的鹿在养茸。它们每天衔着花献给黄面的老人,有时带着鹿群进入青莲宫。

闻道青霜落林谷,斤斧丁丁惊鸟宿。千年白鹤忽飞归,失却长松旧时绿。 听说青霜落在林谷中,斧头砍伐树木的声音惊起了宿鸟。千年的白鹤突然飞回,却发现长松已失去了往日的绿色。

君今坐看楼上头,析韵赋诗浮玉舟。凭高一览青未了,底事仲宣生远愁。 你现在坐在楼上,分析韵律,赋诗如同在玉舟上漂浮。凭高远望,青色未尽,为何仲宣会产生远方的忧愁。

明朝更踏东山路,傀儡湖中观竞渡。酒花滟滟泛昌阳,醉归扶上楼头去。 明天你将踏上东山的道路,在傀儡湖中观看竞渡。酒中的花瓣泛着昌阳的香气,醉后被扶上楼头去。

赏析

这首作品以阳山为背景,描绘了山水的壮丽景色和神话传说的神秘色彩。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天风吹山屼不起”、“白云不化五彩虹,化为天矫之白龙”等,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历史和神话元素,如“兹山本是秦馀杭”、“女巫击鼓歌迎送”,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神秘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传说的思考。

顾瑛

元昆山人,一名德辉,又名阿瑛,字仲瑛,号金粟道人。年三十始折节读书。筑园池名玉山佳处,日夜与客置酒赋诗,四方学士咸至其家。园池亭榭之盛,图史之富,冠绝一时。尝举茂才,授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张士诚据吴,欲强以官,乃去隐嘉兴之合溪。母丧归,士诚再辟之,遂断发庐墓。洪武初,徙濠梁卒。有《玉山璞稿》。 ► 1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