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宴曲

· 于濆
雉扇合蓬莱,朝车回紫陌。 重门集嘶马,言宴金张宅。 燕娥奉卮酒,低鬟若无力。 十户手胼胝,凤凰钗一只。 高楼齐下视,日照罗衣色。 笑指负薪人,不信生中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雉扇:古代宫廷中使用的雉尾扇,象征高贵。
  • 蓬莱:神话中的仙境,此处指宫廷。
  • 紫陌:指京城的道路。
  • 金张宅:指贵族的宅邸。
  • 燕娥:指宫女或贵族家的女仆。
  • 卮酒:古代的一种酒器。
  • 低鬟:低垂的发髻,形容女子温婉。
  • 胼胝:(pián zhī) 手上的老茧,指辛勤劳动。
  • 凤凰钗:一种华贵的头饰。
  • 罗衣:轻薄华丽的衣服。
  • 负薪人:指背柴的贫苦人。

翻译

宫廷中的雉尾扇合拢在蓬莱仙境般的宫殿,朝臣的车队沿着紫色的道路返回。 重重门户聚集着嘶鸣的马匹,贵族们聚集在金张宅邸宴饮。 燕娥手捧酒器,低垂的发髻显得柔弱无力。 十户人家的辛勤劳动,才换来一只凤凰钗。 高楼上的人们向下俯视,阳光照在华丽的罗衣上。 他们笑着指向背柴的贫苦人,不相信这样的人能生在中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宫廷和贵族生活的奢华与贫富差距。通过对比宫廷的华丽与贫苦人的艰辛,诗人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诗中“雉扇合蓬莱”与“朝车回紫陌”描绘了宫廷的庄严与贵族的荣耀,而“十户手胼胝,凤凰钗一只”则揭示了贫富之间的巨大鸿沟。最后两句“笑指负薪人,不信生中国”更是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对立和贵族的冷漠态度。

于濆

于濆

唐京兆长安人,字子漪。武宗时始就试,曾游边塞。懿宗咸通二年登进士第,官终泗州判官。工诗,尤长于古风,颇有针砭时弊之作。 ► 42篇诗文

于濆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