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林与韩明府归郭中精舍

· 灵一
野客同舟楫,相携复一归。 孤烟生暮景,远岫带春晖。 不道还山是,谁云向郭非。 禅门有通隐,喧寂共忘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野客:山野之人,指隐士。
  • 舟楫:船和桨,泛指船只。
  • 孤烟:孤立的炊烟,这里指傍晚时分的炊烟。
  • 暮景:傍晚的景色。
  • 远岫:远处的山峰。
  • 春晖:春天的阳光。
  • 禅门:佛教禅宗的门派。
  • 通隐:通达隐逸之道。
  • 忘机:忘却世俗的机巧之心,指心境宁静,不计较得失。

翻译

山野的隐士与韩明府同乘一舟,相伴归去。 傍晚时分,孤立的炊烟升起,远处的山峰在春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不说归山是正确的选择,又有谁说向往城郭不是一种错误呢? 在禅宗的门派中,有着通达隐逸之道的智慧,无论是在喧嚣还是寂静中,都能共同忘却世俗的机巧之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隐士与官员一同归隐的情景,通过“孤烟生暮景,远岫带春晖”的意象,展现了宁静而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禅门有通隐,喧寂共忘机”体现了禅宗思想对诗人心境的影响,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灵一

唐僧。广陵人,俗姓吴。九岁出家,及冠受具足戒。居馀杭宜丰寺。禅诵之暇,辄赋诗歌。与朱放、张籍、皇甫曾等为尘外友,酬赠甚多。有诗集。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