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普天乐崔张十六事
酬和情诗玉宇净无尘,宝月圆如镜;风生翠袖,花落闲庭。
五言诗句语清,两下里为媒证,遇着风流知音性,惺惺的偏惜惺惺。
若得来心肝儿敬重,眼皮儿上供养,手掌儿里高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酬和(chóu hè):以诗文相赠答。
- 玉宇:指天空,也常用来形容华美的建筑物。
- 翠袖:绿色的衣袖,泛指女子的装束。
- 闲庭:安静的庭院。
- 五言诗:每句五个字的诗。
- 惺惺(xīng xīng):聪明、机灵。
- 供养:尊敬地对待。
- 高擎:高高举起。
翻译
天空清澈无尘,圆月如明镜般皎洁;微风吹动着翠绿的衣袖,花瓣轻轻落在安静的庭院中。 五言诗句清新脱俗,成为两人情感的媒介和见证。遇到了风流倜傥、心性相知的知音,彼此都特别珍惜对方的聪明才智。 如果能得到对方深切的爱慕和尊重,就像在眼皮上供养珍宝,手掌中高高举起珍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月夜清幽、诗意盎然的画面,通过“玉宇净无尘,宝月圆如镜”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中“风生翠袖,花落闲庭”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来衬托人物的情感,显得格外清新雅致。后文通过“五言诗句语清”和“惺惺的偏惜惺惺”表达了两人因诗结缘、心性相投的深厚情感。结尾的“心肝儿敬重,眼皮儿上供养,手掌儿里高擎”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彼此间深切的爱慕和尊重,情感真挚动人。

关汉卿
关汉卿,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圣”。
► 98篇诗文
关汉卿的其他作品
- 《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第一折) 》 —— [ 元 ] 关汉卿
- 《 【仙吕】醉扶归秃指甲 》 —— [ 元 ] 关汉卿
- 《 四块玉 · 南吕 · 闲适 》 —— [ 元 ] 关汉卿
- 《 钱大尹智勘绯衣梦(第二折) 》 —— [ 元 ] 关汉卿
- 《 【正宫】白鹤子 》 —— [ 元 ] 关汉卿
- 《 状元堂陈母教子(第四折) 》 —— [ 元 ] 关汉卿
- 《 钱大尹智宠谢天香(第二折) 》 —— [ 元 ] 关汉卿
- 《 望江亭中秋切鲙(第三折) 》 —— [ 元 ] 关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