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日得小儿安童书

· 乃贤
辞家海上忽三年,念汝令人思惘然。 万里书来春欲暮,一庭花落夜无眠。 贾生空抱忧时策,季子难求负郭田。 但得南归茅屋底,尽将书册教灯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上:指远离家乡的地方,这里可能指作者所在的外地。
  • 念汝:想念你。
  • 思惘然:心情迷茫,忧思不已。
  • 万里书来:从遥远的地方寄来的信。
  • 春欲暮:春天即将结束。
  • 一庭花落:庭院中的花儿凋落。
  • 夜无眠:整夜无法入睡。
  • 贾生:指西汉时期的贾谊,他曾因忧国忧民而上书,但未被采纳。
  • 忧时策:指关心时事、忧国忧民的策略或建议。
  • 季子:指战国时期的苏秦,他曾游说六国合纵抗秦,但最终未能成功。
  • 负郭田:靠近城郭的田地,比喻有利的条件或基础。
  • 南归:回到南方。
  • 茅屋底:茅草屋里,指简朴的家园。
  • 尽将书册教灯前:将所有的书籍都拿来在灯下教授。

翻译

离开家乡在海上漂泊已经三年,每当想起你,我的心情就变得迷茫和忧思。 从万里之外寄来的信件,我收到时春天已经快要结束,庭院中的花儿也已凋落,我整夜无法入睡。 我像贾谊一样空有忧国忧民的策略,却无法实现;像苏秦一样难以获得有利的条件。 只希望有一天能回到南方简朴的家园,将所有的书籍都拿来在灯下教授。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辞家海上忽三年”一句,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作者的漂泊无依。后文通过对春天将尽、花落无眠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作者的孤独和忧愁。诗的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归乡教书的深切向往,体现了对简朴生活的渴望和对知识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乃贤

元南阳人,字易之,葛逻禄氏。不喜禄仕,能文,长于歌诗。时浙人韩与玉能书,王子充善古文,人目为江南三绝。顺帝至正间,以荐为翰林编修。有《金台集》、《海云清啸集》。 ► 2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