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红袖:红色的衣袖,代指女子的衣衫。
- 轻揎:轻轻地挽起。
- 玉笋:形容女子纤细的手指。
- 秋千:一种游戏设施,悬挂在架子上,人坐在或站在上面来回摆动。
- 画板:此处指秋千的踏板。
- 仙子:指美丽的女子。
- 坠云轩:形容女子荡秋千时轻盈如仙,仿佛从云端坠落。
- 翡翠钿:用翡翠制成的头饰。
- 髻松:发髻松散。
- 柳叶偏:形容发髻松散后的样子,像柳叶一样斜垂。
- 花径:两旁种有花的小路。
- 笑捻:微笑着捏着。
- 春罗扇:用春罗(一种轻薄的丝织品)制成的扇子。
- 玉腕:形容女子洁白的手腕。
- 黄金钏:金制的手镯。
翻译
红色的衣袖轻轻挽起,纤细的手指握着秋千的绳索。秋千的踏板高高悬挂,美丽的女子如同仙子从云端轻盈坠落。她的额头上翡翠头饰已经残缺,发髻也松散得像斜垂的柳叶。在花间小路上,她微笑着捏着春天的罗扇。洁白的手腕上,金色的手镯发出清脆的响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在春日里的悠闲生活场景。通过“红袖轻揎”、“玉笋挽秋千”等细腻描写,展现了女子的优雅与轻盈。诗中“仙子坠云轩”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将女子荡秋千的姿态比作仙子从云端坠落,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美感。后文通过“笑捻春罗扇”和“玉腕鸣黄金钏”的描写,进一步以细节刻画女子的温婉与高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关汉卿
关汉卿,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圣”。
► 98篇诗文
关汉卿的其他作品
- 《 【中吕】普天乐崔张十六事 》 —— [ 元 ] 关汉卿
- 《 温太真玉镜台(第一折) 》 —— [ 元 ] 关汉卿
- 《 【双调】乔牌儿 》 —— [ 元 ] 关汉卿
- 《 【仙吕】一半儿题情 》 —— [ 元 ] 关汉卿
- 《 【双调】碧玉箫 》 —— [ 元 ] 关汉卿
- 《 状元堂陈母教子(第一折) 》 —— [ 元 ] 关汉卿
- 《 闺怨佳人拜月亭(第三折) 》 —— [ 元 ] 关汉卿
- 《 【中吕】普天乐崔张十六事 》 —— [ 元 ] 关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