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普天乐崔张十六事

旅馆梦魂为功名,伤离别,可怜见关山万里,独自跋涉。 楚阳台朝暮云,杨柳岸朦胧月,冷清清怎地挨今夜? 梦魂儿这场抛撇。人去也,去时节远也,远时节几日来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吕:古代音乐术语,指一种音律。
  • 普天乐:曲牌名,属于元曲中的一种。
  • 崔张十六事:此曲的标题,指的是关于崔莺莺和张生的十六个故事片段。
  • 旅馆:旅途中的住宿处。
  • 梦魂:梦中的人或精神。
  • 功名:指科举考试中的功名,即通过考试获得的官职或名誉。
  • 关山:指边关的山川,常用来象征艰难的旅途。
  • 跋涉:艰难地行走。
  • 楚阳台:指楚地的阳台,这里可能指楚地的某个著名景点。
  • 杨柳岸:长满杨柳的河岸,常用来象征离别之地。
  • 朦胧月:模糊不清的月亮。
  • 抛撇:抛弃,离开。

翻译

在旅馆中,我的梦魂为了追求功名而四处奔波,感受着离别的伤痛。可怜我穿越了万里关山,孤独地跋涉。楚地的阳台上,朝朝暮暮都是云雾缭绕;杨柳岸边,朦胧的月光下,这冷清清的夜晚我该如何度过?我的梦魂就这样被抛在了这里。人已经离去,离去的时候是那么遥远,遥远到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旅人在外追求功名的孤独与艰辛,以及对离别之情的深切表达,展现了元曲中常见的离愁别绪。诗中“旅馆梦魂为功名”一句,既表达了主人公对功名的渴望,也暗示了其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后文通过对楚阳台、杨柳岸等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凄凉氛围。整首曲子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关汉卿作为元曲大家的艺术魅力。

关汉卿

关汉卿

关汉卿,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圣”。 ► 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