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鸿秋 · 正宫 · 山行警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 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
拼音

所属合集

#元曲三百首

注释

铺:原指古时驿站。 兀的不:犹言“这(怎)不”。兀的,这。

《塞鸿秋·山行警》是元代的一首散曲。此曲抒炽热的离别之情和乡关之思,步步有情,景物含情,直率自然。运用隔离反复的修辞手法,别具韵致。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密密通往外面的世界,迎送来自各方各奔前程各有因果的人客,离家出门独上路途的人,在条条岔路前茫然四顾,家,已在身后好远,生活所逼,为安顿老少妇孺,离家的人,只得向前寻出路。一程又一程,长亭更短亭,心里不舍地算着离家又远一点了,再远一点了。一步一回顾,但仍不舍地,与所有离人一样,频频回顾,直至,家,掩在烟尘山重外,难窥踪影。想起此去经年,不知造化如何,不知何日重回,与家人团聚,霎时间天地再好也是黯然凄怆的暮色,斜阳铺在远远近近处,铺满一个又一个山头,仿佛平芜尽处是斜阳,行人却更在斜阳外,走不完的漫漫长路。回首向家乡的方向望去,早已隔了不知多少重山水,来时路只有暮色沧茫炊烟渐散夜雾弥漫。 抒情主人公不畏“道路阻且长”而“行行复行行”,当是出于不得已。是迫于生计而离家宦游,抑或是探访亲友、奔走生意?我们自是不便妄断,然而,“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不正透露了他身不由己、势在必“行”与回“盼”再三、意“懒”步迟的自身矛盾么?心理负重如此,在“夕阳西下”之际,焉得不有“断肠人在天涯”的苍凉感受?那么,此时的蓦然“回首”所看到的“山无数水无数”,自然都是“情无数”的具体化了;这杂多“情”味中包含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思索与“警”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铺(pù):旧时的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 兀的(wù de):表示惊讶。

翻译

东边的路、西边的路、南边的路,五里的驿站、七里的驿站、十里的驿站,走一步、盼一步、懒一步。转眼间,天也晚了、太阳也晚了、云彩也晚了,斜阳铺满了大地。回头看有升腾的烟雾,哎呀,有无数的山、无数的水、无尽的情。

赏析

这首曲子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在旅途中的情景和感受。通过不断重复“路”“铺”“步”,强调了路途的漫长和艰难,以及行人的疲惫和无奈。“霎时间”几句,渲染出暮色降临的氛围,增添了几分惆怅。最后“兀的不”之后连续的“无数”,更是烘托出自然的广阔和情感的深沉丰富。整首曲意境深邃,让人感受到一种在路上的迷茫与感慨,以及对山水自然所蕴含的无尽情思。

无名氏

元朝佚名作者的统称。 ► 4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