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江夏友人见寄

· 雅琥
四海元龙眼界空,平生豪习竟谁雄。 早知黔首成秦赘,悔学蛾眉入汉宫。 曲水疏篁秋色里,小山丛桂月明中。 故人岁晚能招隐,便买扁舟向汉东。
拼音

所属合集

#桂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龙:指三国时期魏国的名将夏侯惇,因其字元龙,故称。这里借指作者自己。
  • 豪习:豪迈的习惯或性格。
  • 黔首:古代对平民百姓的称呼。
  • 秦赘:指秦朝的赘婿,即入赘的女婿。这里比喻地位低下。
  • 蛾眉:古代美女的代称,这里比喻有才华的人。
  • 汉宫:指汉朝的宫廷,这里比喻朝廷或高位。
  • 曲水:弯曲的河流。
  • 疏篁:稀疏的竹林。
  • 小山:小型的山丘。
  • 丛桂:丛生的桂树。
  • 月明中:月光下。
  • 招隐:邀请隐居。
  • 扁舟:小船。
  • 汉东:汉水的东边,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翻译

我这四海为家的元龙,眼界开阔,一生豪迈的习惯究竟谁能称雄? 早知道平民百姓在秦朝如同赘婿般地位低下,真后悔学那些有才华的人进入汉宫。 在秋色中,弯曲的河流旁是稀疏的竹林,小山上的桂树在月光下丛生。 老朋友啊,如果你在岁末能邀请我隐居,我便买一叶扁舟前往汉水的东边。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世俗权贵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元龙”自比,展现了其豪迈不羁的性格。通过对“黔首”与“秦赘”、“蛾眉”与“汉宫”的对比,深刻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个人的无奈。后两句描绘的秋色与月夜,更是增添了诗意的深远与隐逸的情怀。结尾的“招隐”与“扁舟”,则流露出对友人邀请的期待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雅琥

元可温人,字正卿,初名雅古。文宗天历间进士。授奎章阁参书,累官福建盐运司同知。有《正卿集》。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