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颜使君真卿修韵海毕州中重宴

· 皎然
世学高南郡,身封盛鲁邦。 九流宗韵海,七字揖文江。 借赏云归堞,留欢月在窗。 不知名教乐,千载与谁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和: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以回应或附和。
  • 颜使君真卿:指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曾任使君(地方行政长官)。
  • 修韵海:编纂韵书,这里指颜真卿参与编纂的《韵海镜源》。
  • :完成。
  • 九流:指各种学术流派,这里泛指各种学问。
  • :尊崇,效法。
  • :作揖,这里引申为学习、借鉴。
  • 文江:比喻文辞丰富如江河。
  • :城墙上的矮墙。
  • 名教:指儒家礼教。

翻译

世间的学问以南郡为高,我身封于盛鲁之地。 各种学问都尊崇《韵海》,七言诗借鉴文江之丰富。 借着赏景云彩归于城堞,留下欢乐的月光在窗前。 不知儒家礼教的乐趣,千年以来与谁共享。

赏析

这首作品是皎然对颜真卿完成《韵海镜源》后的赞颂与回应。诗中,“世学高南郡”赞美了颜真卿的学识,“九流宗韵海”则表达了对《韵海镜源》的尊崇。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高雅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学问与自然之美的融合感受。结尾的“不知名教乐,千载与谁双”则表达了对儒家礼教深远影响的思考,以及对颜真卿在文化传承中独特地位的肯定。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