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行

· 皎然
古台不见秋草衰,却忆吴王全盛时。 千年月照秋草上,吴王在时几回望。 至今月出君不还,世人空对姑苏山。 山中精灵安可睹,辙迹人踪麋鹿聚。 婵娟西子倾国容,化作寒陵一堆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古称吴。
  • 吴王:指春秋时期吴国的君主,如夫差等。
  • 婵娟:形容月光明亮。
  •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
  • 倾国:形容女子美貌足以倾覆国家。
  • 寒陵:指冷清的陵墓。

翻译

古台之上已不见秋草的衰败,只忆起吴王全盛时期的辉煌。 千年的月光依旧照在秋草之上,吴王在世时曾多少次仰望这月光。 至今月亮升起,吴王却不再归来,世人只能在姑苏山前空自凝望。 山中的精灵又怎能轻易得见,只有车辙和足迹,以及聚集的麋鹿。 明亮的月光下,西施那倾国倾城的容颜,如今也化作了寒陵中的一堆黄土。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古台、秋草、月光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吴王和西施的历史回忆,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无常的哀愁。诗中“千年月照秋草上”一句,以月光和秋草为媒介,巧妙地将古今时空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历史的沧桑感。末句“化作寒陵一堆土”更是深刻地揭示了无论多么辉煌的过去,最终都将归于尘土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洞察。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