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送裴秀才赴举

· 皎然
汉家招秀士,岘上送君行。 万里见秋色,两河伤远情。 王师出西镐,虏寇避东平。 天府登名后,回看楚水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岘山:山名,在今湖北省襄阳市。
  • 秀士:有才德的人,这里指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
  • 两河:指黄河与淮河,泛指中原地区。
  • 王师:指唐朝的军队。
  • 西镐:古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这里指唐朝的都城长安。
  • 虏寇:指外来的侵略者。
  • 东平:地名,在今山东省。
  • 天府:指朝廷,这里指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朝廷。
  • 登名:指在科举考试中榜上有名。

翻译

唐朝朝廷选拔有才之士,我在岘山为你送行。 万里之外,秋色正浓,中原地区的离别之情让人伤感。 唐朝军队从西边的长安出发,外来的侵略者避开了东平。 当你在朝廷中榜上有名后,回头再看楚地的清澈水流。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为送别参加科举考试的朋友而作。诗中,“汉家招秀士”直接点明了送别的背景,即朝廷选拔人才。通过“万里见秋色,两河伤远情”描绘了离别的深情,秋色和远情相互映衬,增强了离别的感伤。后两句则通过军事和政治的背景,预祝朋友能够顺利通过考试,进入朝廷,并期待他成功后的回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