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夜雨滴空阶送陆羽归龙山

· 皎然
闲阶夜雨滴,偏入别情中。 断续清猿应,淋漓候馆空。 气令烦虑散,时与早秋同。 归客龙山道,东来杂好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赋得:古诗的一种体裁,常用于命题作诗。
  •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擅长诗歌创作。
  • 闲阶:空闲的台阶,指无人经过的台阶。
  • 偏入:偏偏进入。
  • 别情:离别的情感。
  • 清猿:指猿猴的叫声,因其声清越,故称。
  • 淋漓:形容雨势很大。
  • 候馆:古代接待宾客的馆舍。
  • 烦虑:烦恼和忧虑。
  • 早秋:初秋。
  • 归客:归乡的旅人。
  • 龙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处的山名。
  • 东来:从东方来。
  • 杂好风:夹杂着美好的风。

翻译

空闲的台阶上夜雨滴落,偏偏进入了离别的情感之中。 断断续续的猿猴叫声应和着,大雨淋湿了空无一人的馆舍。 这样的气候让烦恼和忧虑消散,时节与初秋相同。 归乡的旅人走在通往龙山的道路上,东来的风中夹杂着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夜雨滴阶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离别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陆羽归乡的祝福与思念。诗中“闲阶夜雨滴”一句,既描绘了静谧的夜晚景象,又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后文通过“清猿应”、“淋漓候馆空”等意象,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最后两句则转向对归客的美好祝愿,以“东来杂好风”作结,寓意着归途的顺利与美好。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皎然作为诗僧的独特艺术魅力。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