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后经永安法空寺寄悟禅师

· 皎然
常说人间法自空,何言出世法还同。 微踪旧是香林下,馀烬今成火宅中。 后夜池心生素月,春天树色起悲风。 吾知世代相看尽,谁悟浮生似影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出世法:指超脱世俗的佛法。
  • 微踪:微小的踪迹,这里指禅师的足迹。
  • 香林:指禅修的清净之地。
  • 馀烬:残留的灰烬,比喻战后的残破景象。
  • 火宅:佛教用语,比喻充满烦恼的世俗世界。
  • 池心:池塘的中心。
  • 浮生:指人生,佛教中常用来形容人生的短暂和虚幻。
  • 影公: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

翻译

常说人间的法则本是空无,为何还要说出世间的佛法与之相同? 禅师的微小踪迹曾是清净的香林之下,如今却成了战后残破的火宅之中。 深夜里,池塘中心升起了素净的月光,春天的树色中起了悲凉的风。 我知道世代相看,终究会看尽,但谁又能领悟这浮生如同虚幻的影子一般?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人间法”与“出世法”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战后世界残破景象的悲叹和对人生虚幻的深刻感悟。诗中“微踪旧是香林下,馀烬今成火宅中”巧妙地将禅师的清净之地与战后的残破景象相对比,突出了世事无常的主题。结尾的“谁悟浮生似影公”更是深化了人生如梦、一切皆空的佛教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