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陆中丞长源诏徵入朝

· 皎然
诏下酂侯幕,徵贤宠上勋。 才当持汉典,道可致尧君。 藩牧今荣饯,诗流此盛文。 水从吴渚别,树向楚门分。 宿寺期嘉月,看山识故云。 归心复何奈,怊怅在江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酂侯(zàn hóu):指汉代名将韩信,因其封地在酂,故称。
  • 徵贤:征召贤才。
  • 持汉典:执掌汉朝的法典,指担任重要职务。
  • 致尧君:辅佐如尧舜般的明君。
  • 藩牧:指地方的行政长官。
  • 荣饯:光荣的送别。
  • 诗流:诗的流传。
  • 吴渚(zhǔ):吴地的洲渚,指江南水乡。
  • 楚门:楚地的门户,指楚地。
  • 宿寺:住宿在寺庙。
  • 嘉月:美好的月份。
  • 故云:旧时的云彩,比喻旧时的景象或记忆。
  • 怊怅(chāo chàng):惆怅,失意的样子。
  • 江濆(fén):江边的高地。

翻译

诏书下达至酂侯的幕府,征召贤才以宠耀上等功勋。 才华足以执掌汉朝的法典,道行能够辅佐如尧舜般的明君。 如今地方长官以荣耀的方式饯行,诗篇因此流传成为盛文。 水流从吴地的洲渚分别,树木在楚地的门户分岔。 在寺庙期待美好的月份,看山时认出旧时的云彩。 归心难以抑制,惆怅地站在江边的高地。

赏析

这首诗是皎然送别陆长源被征召入朝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离别的感慨。诗中,“诏下酂侯幕,徵贤宠上勋”展现了陆长源被朝廷重用的荣耀,而“才当持汉典,道可致尧君”则赞美了他的才能和品德。后几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与惆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送别诗的典型风格。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