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孤松为九华山钟道士作
九华何崔嵬,融结本真宰。神器之所钟,云物足潇洒。
挺挺秦大夫,独立而不改。既出众木群,岂为艳阳待。
初疑冻蛟掉秃尾,忽若山灵张偃盖。又如玄鹤归来视城郭,怅别人间动千载。
楚南灵椿浪得名,茫茫天壤知何在?流精贯浃骨欲飞,风雨或致雷公怪。
林林红紫索价高,幄锦围春斗光彩。怜君令色不随时,空负才名成感慨。
留向青山阅古今,为问桑田几沧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华:指九华山,位于今安徽省池州市。
- 崔嵬:形容山势高大雄伟。
- 融结:指天地自然的融合与凝结。
- 真宰:指天地宇宙的主宰。
- 神器:指自然界中的神奇之物。
- 钟:聚集。
- 云物:云彩和景物。
- 潇洒:自然超脱,不拘束。
- 挺挺:挺拔直立的样子。
- 秦大夫:指松树,因松树常被比喻为坚贞不屈的君子。
- 独立:独自站立,不依赖他物。
- 不改:不变,指松树的坚韧不拔。
- 出众木群:超越其他树木。
- 艳阳:强烈的阳光。
- 冻蛟:冰冻的蛟龙。
- 山灵:山中的神灵。
- 偃盖:倒伏的伞盖,形容松树枝叶的形状。
- 玄鹤:黑色的鹤,象征长寿和祥瑞。
- 城郭:城墙,这里指人间世界。
- 怅别:惆怅地离别。
- 动千载:经过千年。
- 灵椿:传说中的神树,象征长寿。
- 茫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 天壤:天地之间。
- 流精:流动的精华。
- 贯浃:贯穿全身。
- 骨欲飞:形容松树的生机勃勃。
- 雷公:神话中的雷神。
- 红紫:指各种颜色的花朵。
- 幄锦:华丽的帐幕。
- 围春:围绕着春天。
- 令色:美好的颜色。
- 不随时:不随季节变化,指松树常青。
- 空负:白白地拥有。
- 才名:才华和名声。
- 感慨:感叹。
- 阅古今:经历古今。
- 桑田:比喻世事变迁。
- 沧海:大海,也比喻世事变迁。
翻译
九华山多么高大雄伟,它是天地自然融合凝结的杰作,是宇宙神奇之物的聚集地,云彩和景物都显得自然超脱。松树挺拔直立,独自站立不依赖他物,不变其坚韧不拔的本性,超越其他树木,不因强烈的阳光而改变。它初看像冰冻的蛟龙摇动秃尾,又像山中的神灵展开倒伏的伞盖。还像归来的玄鹤审视人间世界,惆怅地离别千年。楚南的灵椿徒有虚名,广阔天地间它在哪里?流动的精华贯穿全身,生机勃勃,风雨或许会引来雷神的惊奇。各种颜色的花朵索价高昂,华丽的帐幕围绕着春天斗艳。可怜松树的美好颜色不随季节变化,空有才华和名声令人感叹。它留在青山中经历古今,试问世事变迁,桑田变沧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九华山孤松的坚韧与超然,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想象,展现了松树不畏风雨、独立不群的形象。诗中,“挺挺秦大夫,独立而不改”直接赞美了松树的坚贞不屈,而“初疑冻蛟掉秃尾,忽若山灵张偃盖”等句则通过生动的比喻赋予了松树以灵性和神秘感。结尾处,诗人通过对松树常青不衰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以及对自然永恒之美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