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词

· 陈泰
蝉声欲断虫声悲,江天月上初弦时。渔翁身老醉无力,矫首坐看云离离。 痴儿不识老翁意,苦道平生贫作祟。卖舟买得溪上田,昨暮催租人已至。 君不见长安康庄九复九,雨笠烟蓑难入手。人间万事谁得知,沧江夜变为春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初弦:指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月亮,其时月如弓弦,故称。
  • 矫首:抬头。
  • 云离离:形容云彩层层叠叠,连绵不断的样子。
  • 痴儿:愚笨的人,这里指渔翁的儿子。
  • :原指鬼怪或鬼怪害人,引申为灾祸。
  • 九复九:形容道路极其宽广。
  • 雨笠烟蓑:指渔人的装束。

翻译

蝉声即将消逝,虫鸣带着哀愁,当江天之上初弦月升起的时候。年老的渔翁身体衰弱,醉意朦胧,无力地抬头坐着,凝视着天空中连绵不断的云彩。

愚笨的儿子不理解老翁的心思,苦苦追问平生为何贫穷。他昨天才卖掉小船,买下了溪边的田地,而昨晚催收租税的人已经来了。

你难道没看见长安的康庄大道宽广无比,但那些雨中的斗笠和烟雾中的蓑衣却难以触及。人世间的事情谁能真正了解,沧江的夜晚变成了美酒,让人沉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渔翁在晚年面对生活的无奈与超脱。诗中通过蝉声、虫鸣、初弦月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宁静的氛围。渔翁的形象通过“身老醉无力”和“矫首坐看云离离”生动展现,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淡漠和对自然的向往。后文通过对比长安的繁华与渔翁的贫苦,以及对儿子不理解自己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渔翁的超然态度。最后,“沧江夜变为春酒”一句,以酒喻夜,表达了渔翁对生活的豁达与乐观,即使生活艰难,也能在自然中找到慰藉。

陈泰

元长沙茶陵人,字志同,号所安。仁宗延祐初举于乡,以《天马赋》得荐,官龙泉主簿。生平以吟咏自怡,出语清婉有致。有《所安遗集》。 ► 1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