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民谣二首苗青青

· 陈泰
蕨澄澄,新春食蕨留蕨根。凌晨斸根暮舂杵,潋潋大瓮流黄浑。 常年春寒粉始冻,谁信秋暑霜翻盆。穷通有数今已识,为死为生尚难测,独立苍茫面如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蕨澄澄:形容蕨菜新鲜、嫩绿的样子。
  • 凌晨斸根:斸(zhú),挖掘;凌晨时分挖掘蕨菜的根。
  • 暮舂杵:舂(chōng),用杵在臼中捣去谷物的皮壳;杵(chǔ),捣物的棒槌;傍晚时分用杵捣蕨根。
  • 潋潋大瓮流黄浑:潋潋(liàn liàn),水波流动的样子;大瓮(wèng),大缸;流黄浑,指从蕨根中提取的黄色淀粉浆液。
  • 常年春寒粉始冻:常年,一年到头;春寒,春天的寒冷;粉始冻,指春天寒冷时,蕨根粉开始冻结。
  • 谁信秋暑霜翻盆:秋暑,秋天的炎热;霜翻盆,比喻秋天的霜降来得突然,像是从盆中翻出。
  • 穷通有数:穷通,命运的好坏;有数,有一定的规律或定数。
  • 为死为生尚难测:生死难以预料。
  • 独立苍茫面如雪:苍茫,空旷无际的样子;面如雪,形容脸色苍白。

翻译

蕨菜嫩绿新鲜,新春时节人们食用蕨菜,留下蕨根。凌晨时分挖掘蕨根,傍晚用杵捣碎,从大缸中流出的黄色淀粉浆液波光粼粼。 常年春天寒冷,蕨根粉开始冻结,谁会相信秋天的炎热会突然被霜降所取代。命运的好坏有一定的规律,但生死却难以预料,我独自站在空旷无际的地方,脸色苍白如雪。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挖掘蕨根、制作蕨粉的劳作场景,以及对自然变化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蕨澄澄”、“潋潋大瓮流黄浑”等生动描绘,展现了蕨菜的鲜嫩和蕨粉的制作过程。后半部分则通过对自然气候的突变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死的深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民谣的朴实与深刻。

陈泰

元长沙茶陵人,字志同,号所安。仁宗延祐初举于乡,以《天马赋》得荐,官龙泉主簿。生平以吟咏自怡,出语清婉有致。有《所安遗集》。 ► 1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