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客

· 马臻
白露变榆柳,满城砧杵催。 故园经岁别,游子几时回。 且尽山公酒,难将驿使梅。 秋声不可听,永夜独徘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季的深入,天气开始转凉。
  • 砧杵:古代用来捣衣的工具,砧是垫在下面的石头,杵是用来敲打的木棒。这里指代捣衣的声音,常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象。
  • 山公酒:指山中的野酒,这里可能指游子在外的随意饮酒。
  • 驿使梅:驿使,古代传递公文的使者;梅,梅花。这里用梅花难以通过驿使传递,比喻游子难以回家。

翻译

白露时节,榆树和柳树都变了颜色,满城的砧杵声催促着秋天的到来。 我离开故园已经一年,游子何时才能归来? 暂且享受山中的野酒,却难以通过驿使传递梅花。 秋天的声音让人不忍听闻,长夜里我独自徘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与思乡之情。通过白露、榆柳、砧杵等秋天的元素,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中“故园经岁别,游子几时回”直抒胸臆,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后两句以山公酒和驿使梅为喻,既表现了游子的无奈,也增添了诗意的深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游子在秋夜中的孤独与无助。

马臻

元人,字志道,号虚中,钱塘(今属浙江)人。少慕陶弘景之为人,著道士服,隐居西湖之滨。工画花鸟山水。善诗,多豪逸俊迈之气。有《霞外诗集》。 ► 1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