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簇簇行
李陵台西车簇簇,行人夜向滦河宿。滦河美酒斗十千,下马饮者不计钱。
青旗遥遥出华表,满堂醉客俱年少。侑杯小女歌《竹枝》,衣上翠金光陆离。
细肋沙羊成体荐,共讶高门食三县。白发从官珥笔行,毳袍冲雨桓州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车簇簇(chē cù cù):形容车辆众多,排列紧密。
- 李陵台:地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
- 滦河:河流名,流经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 斗十千:形容酒价昂贵。
- 青旗:酒店的标志。
- 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
- 侑(yòu)杯:劝酒。
- 《竹枝》:古代民歌的一种。
- 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 细肋沙羊:一种羊肉。
- 体荐:以身体作为祭品。
- 高门食三县:指高官显贵享受的特权。
- 珥(ěr)笔:古代官员上朝时插在帽带上的笔,用以记事。
- 毳(cuì)袍:毛皮袍子。
- 桓州城:地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翻译
在李陵台西边,车辆密集排列,行人夜晚前往滦河边留宿。滦河边的美酒价值不菲,一斗十千,但下马饮酒的人却无需计算酒钱。
酒店的青旗远远地飘扬在华表之上,满堂的醉客都是年轻的面孔。劝酒的小女孩唱着《竹枝》歌,她衣上的翠金装饰光彩夺目。
细肋的沙羊肉被作为祭品,人们惊讶于高官显贵享受的特权,他们可以食用三个县的供品。白发苍苍的从官插着笔行走,穿着毛皮袍子在桓州城的雨中冲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边塞的繁华景象和官场的奢侈生活。诗中通过“车簇簇”、“滦河美酒”、“青旗遥遥”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一幅边塞夜市的图景。同时,通过“侑杯小女歌《竹枝》”和“细肋沙羊成体荐”等细节,展现了官场的奢华和特权。最后,“白发从官珥笔行,毳袍冲雨桓州城”则透露出一种边塞官员的艰辛与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也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