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猎较

· 陈普
道体从宜无害义,不容外物独违时。 未能槁食并泉饮,咽李哇鹅岂可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道体:指道的本质或原则。
  • 从宜:根据情况适宜地行事。
  • 槁食:干枯的食物,比喻简朴的生活。
  • 泉饮:饮泉水,比喻清贫的生活。
  • 咽李:吞食李子,比喻接受简朴的食物。
  • 哇鹅:吞食鹅肉,比喻接受奢华的食物。

翻译

道的本质根据情况适宜地行事,并不会损害其原则,不应让外在的事物违背时宜。如果不能过简朴的生活,既不接受简朴的食物也不接受奢华的食物,那又怎能算是真正的行道呢?

赏析

这首诗强调了道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指出道不应被外在的物质条件所限制。诗人通过对比“槁食”与“泉饮”以及“咽李”与“哇鹅”,表达了在不同生活条件下,都应保持道的原则和精神。诗中的“道体从宜无害义”一句,更是对道家思想中“无为而治”理念的深刻体现,强调了在遵循道的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宜的调整,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道法自然”。

陈普

陈普

宋福州宁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号石堂,又号惧斋。从韩翼甫游。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开门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受聘主云庄书院,又留讲鳌峰、饶广,在德兴初庵书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众。其学以真知实践,求无愧于古圣贤而后已。有《周易解》、《尚书补微》、《四书句解钤键》、《字义》等。 ► 766篇诗文

陈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