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 陈普
谁作留侯帷幄中,杀贤可独罪曹公。 拂衣慷慨无文举,添得杨彪伴孔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留侯:指汉初名臣张良,因其封号为留侯,故称。
  • 帷幄:帐幕,在旁边的叫帷,四面合起来像屋宇的叫幄。这里指军中的帐幕,引申为策划、指挥。
  • 曹公:指曹操。
  • 拂衣:挥动衣袖,表示愤怒或决绝的态度。
  • 文举:指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 杨彪:东汉末年名士,与孔融同时代,曾任司徒。
  • 孔融:即文举,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翻译

在留侯张良的帷幄之中,谁曾策划过杀戮贤良? 难道只有曹操应受此罪责? 当愤怒地挥袖而去时,却无文举孔融般的气节, 只留下杨彪陪伴着孔融,一同见证这乱世。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历史人物,表达了对乱世中贤良被害的悲愤与对忠贞气节的向往。诗中,“留侯帷幄中”暗指张良的智谋之地,而“杀贤可独罪曹公”则质疑了曹操对贤良的迫害。后两句通过“拂衣慷慨无文举”与“添得杨彪伴孔融”的对比,突显了孔融的气节与杨彪的无奈,进一步强化了对忠贞不渝精神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正义的坚定追求。

陈普

陈普

宋福州宁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号石堂,又号惧斋。从韩翼甫游。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开门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受聘主云庄书院,又留讲鳌峰、饶广,在德兴初庵书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众。其学以真知实践,求无愧于古圣贤而后已。有《周易解》、《尚书补微》、《四书句解钤键》、《字义》等。 ► 766篇诗文

陈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