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牧牛渡水图
儿骑牛,儿骑牛。两牛渡水当中流,一牛带犊临沙洲。
沙洲泥深没牛足,中流浪高拍牛腹。长绳坠手衣裹身,前者起顾后俯伏。
牛背攲倾不自由,谁云稳比万斛舟。待儿出险走平地,画图忽落东海头。
东海头,饭牛之子曾封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犊 (dú):小牛。
- 临 (lín):靠近,接近。
- 沙洲 (shā zhōu):河流中的沙堆。
- 坠手 (zhuì shǒu):手中拿着,即将掉落。
- 裹身 (guǒ shēn):包裹身体。
- 起顾 (qǐ gù):回头看。
- 俯伏 (fǔ fú):趴在地上。
- 攲倾 (qī qīng):倾斜。
- 万斛舟 (wàn hú zhōu):古代大船,斛是古代容量单位,万斛形容船大。
- 斛 (hú):古代容量单位,一斛等于十斗。
- 封侯 (fēng hóu):古代授予贵族或功臣的爵位。
翻译
孩子骑在牛背上,孩子骑在牛背上。两头牛正在水中渡过河流,中间的水流湍急,一头牛带着小牛靠近沙洲。沙洲上的泥土很深,淹没了牛的脚,而中间的河水则拍打着牛的腹部。孩子手中拿着长绳,衣服裹在身上,前面的牛回头看,后面的牛则趴在地上。牛背倾斜,不稳定,谁说它比万斛的大船还要稳呢?等到孩子安全到达平地,这幅画突然出现在东海的尽头。在东海的尽头,曾经有一个放牛的孩子后来被封为侯爵。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孩子骑牛渡水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农村生活的朴素与自然。诗中“两牛渡水当中流,一牛带犊临沙洲”描绘了牛群渡河的情景,而“长绳坠手衣裹身,前者起顾后俯伏”则细腻地刻画了孩子的动作和牛的动态。最后两句“待儿出险走平地,画图忽落东海头。东海头,饭牛之子曾封侯”则带有寓意,暗示了平凡中的不平凡,即使是一个放牛的孩子,也有可能成就非凡,被封为侯爵,体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