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幅巾:古代男子用一幅绢束发,称为幅巾。这里指代文人的装束。
- 清流:原指清澈的流水,比喻品行高洁的人。
- 金焦:指金山和焦山,两山相对,位于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翻译
明月曾经伴随着多景楼,我身着幅巾,长袖飘飘,代表着清高的文人。金山和焦山原本就相互对望,它们的壮丽景色并不会掩盖那些官员们的富贵之羞。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明月、多景楼以及金焦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清高生活的向往。诗中“幅巾长袖是清流”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的文人风范,也暗示了他对世俗富贵的不屑。末句“不掩诸公富贵羞”则巧妙地以金焦山的自然之美,对比出人间富贵的虚无和可笑,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情怀。
袁桷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
袁桷的其他作品
- 《 再次韵二首 其二 》 —— [ 元 ] 袁桷
- 《 伯庸开平书事次韵四首 》 —— [ 元 ] 袁桷
- 《 端午日由车中抵开平客中三度端阳怆然有怀 》 —— [ 元 ] 袁桷
- 《 送曾编修同王继学联句 》 —— [ 元 ] 袁桷
- 《 童时侍先人泊京口旅楼一月正对江山楼繁丽特甚江津流民散处不可悉数今皆不复有追忆旧事因成绝句十首 》 —— [ 元 ] 袁桷
- 《 忆昔三首 其二 》 —— [ 元 ] 袁桷
- 《 朱窝杨柳青地近沧洲余爱其名雅作古调三首 》 —— [ 元 ] 袁桷
- 《 题芦沟烟雨图 》 —— [ 元 ] 袁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