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史允叟

· 袁桷
故国王孙佩碧兰,春云凉月倚朱阑。 玉箫曲趁莺声转,金鼎香随蝶梦残。 碧沚波清堪把钓,黄尘风急倦弹冠。 外家文采唯君在,笑我冰髭跨晓鞍。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通称。
  • 佩碧兰:佩戴着碧绿色的兰花,象征高洁。
  • 春云凉月:春天的云和凉爽的月光。
  • 朱阑:红色的栏杆。
  • 玉箫:玉制的箫,古代乐器。
  • 莺声:黄莺的叫声,常用来形容春天的美好。
  • 金鼎:古代的烹饪器具,也用来炼丹。
  • 蝶梦:比喻虚幻的梦境。
  • 碧沚:清澈的水边。
  • 黄尘:飞扬的尘土,比喻世俗的纷扰。
  • 弹冠:整理冠带,准备出仕。
  • 外家:母亲的娘家。
  • 文采:文学才华。
  • 冰髭:冰冷的胡须,形容寒冷。
  • 晓鞍:清晨的马鞍,指早起出行。

翻译

故国的王孙佩戴着碧绿的兰花,春天的云彩和凉爽的月光倚靠着红色的栏杆。玉箫的曲调随着黄莺的歌声转动,金鼎中的香气随着虚幻的梦境消散。清澈的水边波光粼粼,适合垂钓,飞扬的尘土和急促的风使人厌倦了整理冠带准备出仕。母亲的娘家只有你拥有文学才华,我笑着骑着马,胡须上挂着清晨的寒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春夜的静谧画面,通过对王孙佩戴碧兰、春云凉月、玉箫莺声等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金鼎香随蝶梦残”一句,巧妙地以金鼎香和蝶梦的消散,暗示了美好时光的短暂和人生的虚幻。结尾处提到外家的文采和自己的冰髭,既有自嘲之意,也流露出对家族才华的自豪和对清晨出行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族文化的传承。

袁桷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