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日桂花开次张一高韵

池上曾轩日夜开,天垂银汉洗浮埃。 岩花初见丹英吐,节候新交白露来。 细细古香吹小榻,瀼瀼清气落深杯。 蟾宫此夕知何夕,老子神游不用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季的深入,天气开始转凉,露水增多。
  • 桂花:一种秋季开花的植物,花香浓郁。
  • 张一高: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好。
  • :古代指有窗的长廊或小屋,此处指池边的轩敞之地。
  • 银汉:银河,天河。
  • 浮埃:飘浮的尘埃。
  • 岩花:山岩上的花朵。
  • 丹英:红色的花朵。
  • 节候:时节,季节。
  • 古香:指桂花的香气。
  • 小榻:小床或坐榻。
  • 瀼瀼:形容露水浓重的样子。
  • 清气:清新的空气。
  • 深杯:指酒杯,此处比喻饮酒。
  • 蟾宫:传说中月宫的别称。
  • 老子:诗人自称,带有自嘲的意味。
  • 神游:心灵或思绪的遨游。

翻译

在白露这个时节,桂花盛开,我依照张一高的韵脚作诗。 池边的轩敞之地日夜敞开,天空中的银河仿佛在洗涤着飘浮的尘埃。 山岩上的花朵初现红色的花瓣,季节交替,迎来了白露的到来。 桂花的古香细细地飘入我的小榻,清新的空气带着浓重的露水落入我的酒杯。 今夜的月宫不知是何夜,我这老头的思绪已经神游,无需猜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白露时节桂花盛开的景象,通过银河、山花、桂香等元素,构建了一幅秋夜清幽的画面。诗中“天垂银汉洗浮埃”一句,以银河洗涤尘埃的意象,形象地表达了秋夜的清新与宁静。后句“老子神游不用猜”则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心境自在的情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陶宗仪

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