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三首

子美间关离乱际,尧夫生长太平年。 可怜橡栗天寒拾,不似莺花日晏眠。 忧乐在人均是命,盛衰有数总由天。 腐儒老矣无奇计,独立斜阳意惘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子美:指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
  • 间关:形容道路艰险,这里指杜甫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
  • 离乱:指战乱频繁,社会动荡。
  • 尧夫:指尧帝,传说中的古代圣君,这里代表太平盛世。
  • 橡栗:橡树的果实,可食,但味道苦涩。
  • 天寒拾:在天寒地冻时捡拾橡栗充饥。
  • 莺花:莺鸟和花朵,象征春天的美好时光。
  • 日晏眠:日暮时分安然入睡,指生活在太平盛世无忧无虑。
  • 忧乐在人:人的忧愁和快乐。
  • 均是命:都是命运的安排。
  • 盛衰有数:事物的兴盛和衰败都有定数。
  • 总由天:最终都是由天意决定。
  • 腐儒:自谦之词,指自己这样的老书生。
  • 老矣:老了。
  • 无奇计:没有出奇制胜的计策。
  • 斜阳:夕阳,象征晚年。
  • 意惘然:心情迷茫,无所适从。

翻译

杜甫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而尧帝则生长在太平盛世。可怜那些在天寒地冻中捡拾橡栗充饥的人们,不像生活在太平盛世中的人,可以在日暮时分安然入睡。人的忧愁和快乐都是命运的安排,事物的兴盛和衰败都有定数,最终都是由天意决定。我这样的老书生已经老了,没有出奇制胜的计策,独自站在斜阳下,心情迷茫,无所适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杜甫和尧帝不同生活时代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诗中,“橡栗天寒拾”与“莺花日晏眠”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乱世与盛世的差异。后两句则反映了作者对命运和天意的无奈接受,以及对自己老而无用的自嘲和迷茫。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