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善之仲实无逸游饮夜归分韵得星字

岁华摇落江头树,客子漂流海上萍。 尽染缁衣无复素,空留白眼为谁青。 对床便可供高卧,把酒何妨吊独醒。 太息此心徒炯炯,奈何余发已星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华(suì huá):岁月,时光。
  • 摇落(yáo luò):摇动落下,指树木的叶子落下。
  • 客子(kè zǐ):旅居他乡的人。
  • 海上萍(hǎi shàng píng):比喻漂泊无定的人。
  • 缁衣(zī yī):黑色的衣服,这里比喻被世俗所染。
  • 白眼(bái yǎn):表示轻蔑或不满的眼神。
  • 对床(duì chuáng):指同室而居,共处一室。
  • 把酒(bǎ jiǔ):举杯饮酒。
  • 独醒(dú xǐng):独自清醒,不随波逐流。
  • 炯炯(jiǒng jiǒng):形容眼神明亮。
  • 星星(xīng xīng):形容头发斑白。

翻译

岁月流逝,江边的树木叶子纷纷落下,我这旅居他乡的人就像海上的浮萍一样漂泊不定。 衣服已被世俗染成黑色,不再保持素净,空留着不满的眼神,又为谁而青翠呢? 同室而居,便可高枕无忧,举杯饮酒,何不独自清醒,凭吊自己。 我心中徒然有着明亮的心志,奈何我的头发已经斑白。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漂泊的感慨。诗中,“岁华摇落江头树”与“客子漂流海上萍”形成对比,前者描绘自然景象的变迁,后者则隐喻人生的无常与漂泊。后两句通过对“缁衣”与“白眼”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世俗的不满和对保持本真的渴望。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虽心志坚定,但岁月无情,头发已斑白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