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次陆静庵韵

剪剪寒风势转严,六花扑簌缀高檐。 蚁醅银瓮人微醉,兽炭金炉妾惯添。 大地一方调玉烛,遥山九点诧形盐。 明朝拟向西园赏,四敞罘罳卷毳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剪剪:形容风声。
  • 六花:指雪花,因其形状似花。
  • 扑簌:形容雪花纷纷落下的样子。
  • 蚁醅:指酒,醅是未过滤的酒。
  • 银瓮:银制的酒器。
  • 兽炭:指用兽骨烧制的炭,这里指取暖用的炭火。
  • 金炉:金属制的香炉,这里指取暖用的炉子。
  • :古代女子自称。
  • 调玉烛:比喻天下太平,玉烛是古代用来形容太平盛世的词语。
  • 遥山九点:形容远处的山峰,九点可能是指山的数量或形状。
  • 形盐:形容山峰的形状像盐堆。
  • 西园:指园林或花园。
  • 四敞:四面敞开。
  • 罘罳:古代用来遮挡风沙的帷幕。
  • 毳帘:用毛织成的帘子。

翻译

寒风呼啸,气氛更加严峻,雪花如花瓣般纷纷落在高高的屋檐上。人们微醺于银瓮中的美酒,而我习惯性地为金属炉子添上兽骨炭火。大地一片安宁,仿佛天下太平,远处的山峰如同盐堆一般,让人惊叹其形状。明天我打算去西园赏雪,四面敞开的帷幕和毛织的帘子将被卷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严冬中的一幅温馨画面。通过“剪剪寒风”和“六花扑簌”生动地表现了冬日的寒冷和雪花的纷飞。诗中“蚁醅银瓮”和“兽炭金炉”则展现了人们在冬日里的温暖生活。后两句通过对大地和山峰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结尾处提到西园赏雪的计划,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期待。

陶宗仪

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