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陆北岩韵二首

畎亩高低络翠径,树林茂密列云屏。 水村沙路迢迢白,茅屋炊烟处处青。 谷口樵歌西日暝,岩头虎啸晚风腥。 先生归也山居静,童子篝灯月半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畎亩(quǎn mǔ):田间的小沟渠。
  • :环绕。
  • 云屏:云雾缭绕的屏障,比喻茂密的树林。
  • 迢迢:遥远的样子。
  • 谷口:山谷的出口。
  • 樵歌:樵夫的歌声。
  • 西日暝:太阳西下,天色渐暗。
  • 岩头:山岩的顶部。
  • 虎啸:虎的吼叫声。
  • 晚风腥:晚风中带有腥味,可能指虎的气息。
  • 篝灯:悬挂的灯笼。
  • 月半扃(jiōng):月亮半挂在门上,形容夜晚的宁静。

翻译

田间高低错落的小沟渠环绕着翠绿的小径,茂密的树林如同云雾缭绕的屏障。水边的村庄和沙路显得遥远而洁白,茅屋上升起的炊烟在各处呈现青色。山谷的出口处,樵夫的歌声随着夕阳西下而渐渐消失,岩顶上的虎啸声在晚风中带来一丝腥味。先生归来,山居显得格外宁静,童子点亮了悬挂的灯笼,月亮半挂在门上,夜色静谧。

赏析

这首作品以田园风光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诗中“畎亩高低络翠径”和“树林茂密列云屏”描绘了田野的生机与树林的茂盛,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后句通过“水村沙路迢迢白”和“茅屋炊烟处处青”进一步以色彩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傍晚时分的“谷口樵歌西日暝”和“岩头虎啸晚风腥”则巧妙地引入了动静结合的元素,增添了诗意的深度。结尾的“先生归也山居静,童子篝灯月半扃”则回归宁静,以月夜的静谧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宁静安详的心境。

陶宗仪

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