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节妇盛氏

白日忽中晦,阳春春陨霜。儿生未识父,姑老谁扶将? 呜呼养姑心,引誓独永亡。仰无一瓦庇,俯无立锥场。 宵机乱头绪,昼哭成徊徨。赋命谅使然,苦节良自伤。 身前一世短,身后百世长。慨彼《梅花》诗,永媲《黄鹄》章。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晦(zhōng huì):指白天突然变得昏暗。
  • 阳春:温暖的春天。
  • 陨霜:降霜,这里比喻不幸的降临。
  • 姑老:指丈夫的母亲,即婆婆。
  • 扶将:扶持,照顾。
  • 引誓:立下誓言。
  • 永亡:永远离去,指丈夫去世。
  • :庇护。
  • 立锥场:极小的立足之地,形容生活艰难。
  • 宵机:夜晚的织机,指夜间劳作。
  • 徊徨(huái huáng):徘徊,彷徨。
  • :确实,诚然。
  • 苦节:坚守贞节,这里指寡妇的节操。
  • :确实,实在。
  • 慨彼:感慨那。
  • 《梅花》:指古代赞美贞节的诗。
  • 《黄鹄》:古代赞美忠贞的诗。

翻译

白日突然变得昏暗,温暖的春天竟降下霜雪。孩子出生还未识得父亲,婆婆年老谁来照顾? 啊,那养育婆婆的心意,独自立下誓言永远守节。抬头没有一片瓦片遮蔽,低头没有立锥之地。 夜晚织机上的线头杂乱,白天哭泣中徘徊彷徨。命运使然,坚守贞节实在令人自伤。 生前一世短暂,身后却能留名百世。感慨那《梅花》诗,永远媲美《黄鹄》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寡妇在丈夫去世后的艰难生活和坚守贞节的决心。诗中,“白日忽中晦,阳春春陨霜”以自然景象暗喻寡妇的不幸遭遇,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通过“宵机乱头绪,昼哭成徊徨”等句,生动地展现了寡妇日夜操劳、心力交瘁的形象。结尾处提到《梅花》和《黄鹄》,表达了对寡妇坚守贞节、留名后世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特点。

陈德永

元台州黄岩人,字叔夏,号两峰。少师从盛象翁、林弦斋。台省辟为和靖书院山长,累官江浙儒学提举。有《两峰惭草》。 ► 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