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杂咏十首

· 袁桷
鸬鹚漾晴空,意态极楚楚。 翻风苍雪回,转日烂银舞。 盘旋傲孤鸿,清远敌凡羽。 须臾下鱼陂,愧我觉疾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鸬鹚(lú cí):一种水鸟,善于潜水捕鱼。
  • (yàng):水面微微动荡。
  • 楚楚(chǔ chǔ):形容鲜明,整洁。
  • 翻风:随风翻转。
  • 苍雪:比喻鸬鹚的羽毛。
  • 烂银:闪亮的银色,比喻阳光下的水面。
  • 盘旋:环绕着飞。
  • 孤鸿:孤单的鸿雁。
  • 清远:清新而遥远。
  • 凡羽:普通的鸟。
  • 鱼陂(yú bēi):鱼塘的堤岸。
  • 愧我:使我感到惭愧。
  • 觉疾去:迅速离开。

翻译

鸬鹚在晴朗的天空中荡漾,它们的样子非常鲜明整洁。随着风翻转,苍白的羽毛像雪一样回旋,阳光下的水面闪烁着银光,它们翩翩起舞。它们环绕着飞翔,傲视着孤单的鸿雁,清新而遥远的姿态胜过了普通的鸟儿。突然间,它们飞向鱼塘的堤岸,我感到惭愧,迅速离开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鸬鹚在晴空中的生动场景,通过“漾”、“翻风”、“转日”等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鸬鹚的动态美。诗中“楚楚”、“烂银舞”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鸬鹚的鲜明和水面在阳光下的闪耀。最后两句“愧我觉疾去”,表达了诗人对鸬鹚自由飞翔的羡慕与自愧不如的情感,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袁桷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