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王珙禅师示寂二纪屿上人回山中因寄塔主
石塔累荒土,月落冰棱棱。
永怀跏趺叟,松风吹不应。
山房旧净供,素壁一枝藤。
语寂绝禅观,机深超祖乘。
击石迸新火,诸天化为灯。
上有白玉峰,丹梯杳难登。
黄流钜野涨,虎啸悬崖崩。
斯道傥未泯,微言足搜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育王珙禅师:禅宗高僧的名字。
- 示寂:佛教用语,指高僧圆寂,即去世。
- 二纪: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二纪即二十四年。
- 屿上人:指某位僧人。
- 塔主:管理塔的人。
- 冰棱棱:形容冰的形状尖锐,棱角分明。
- 跏趺:佛教徒的一种坐姿,即盘腿而坐。
- 叟:老人。
- 语寂:言语停止,指禅师沉默不语。
- 禅观:禅宗的修行方法,通过静坐观想来达到悟道。
- 祖乘:指禅宗的传承。
- 诸天:佛教中指天界的众生。
- 白玉峰:此处可能指塔所在的山峰。
- 丹梯:红色的阶梯,比喻通往高处的道路。
- 黄流:指黄河。
- 钜野:古代地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 微言:深奥的言辞。
- 搜徵:探索、寻求。
翻译
石塔被荒土覆盖,月亮落下,冰面棱角分明。永远怀念那位盘腿而坐的老人,松风吹过,他却不再回应。山房中旧有的静修供奉,素白的墙壁上挂着一枝藤蔓。言语停止,禅修的观察深入,超越了祖师的传承。击打石头迸发出新火,天界的众生化作灯光。上方有白玉般的山峰,红色的阶梯模糊难登。黄河在钜野地区泛滥,虎在悬崖上咆哮。如果这条道路还未消失,深奥的言辞足以探索寻求。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已故禅师育王珙的深切怀念和对禅宗修行的深刻理解。诗中通过描绘荒凉的石塔、冰冷的月光、静谧的山房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境。诗人通过对禅师坐姿、禅修境界的描述,展现了禅师深厚的修行和超越祖师的智慧。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禅宗道路的坚持和对深奥禅理的探索渴望,体现了对禅宗精神的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