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刘节妇吟

· 袁桷
孤鹤不累巢,离鸾不饮溪。 溪明难为影,巢成谁与栖。 飘飘无根云,流丽如虹蜺。 下有贞松台,白日昼且凄。 我思彻霄汉,冥邈不可梯。 青青东园柳,子规当树啼。 来者何用欢,去者日以迷。 击石端出火,捣辛能作齑。 妾心倘未明,请看井中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孤鹤:孤独的鹤。
  • 离鸾:离群的凤凰。
  • 饮溪:在溪边饮水。
  • 流丽:流动而美丽。
  • 虹蜺:彩虹。
  • 贞松台:坚固的松树台。
  • 彻霄汉:直达天空。
  • 冥邈:遥远而深邃。
  • 东园柳:东边的园子里的柳树。
  • 子规:杜鹃鸟。
  • 捣辛:捣碎辛辣的植物。
  • 作齑:制成细碎的食物。
  • 井中泥:井底的泥土。

翻译

孤独的鹤不依附于巢穴,离群的凤凰不在溪边饮水。 溪水虽清,难以留下倒影,巢穴建成,又与谁共栖? 飘渺无根的云,流动而美丽如彩虹。 下面是坚固的松树台,即使在白日也显得凄凉。 我思绪直达天空,那遥远深邃之处无法攀登。 东边的园子里,柳树青青,杜鹃鸟在树上啼鸣。 来者虽欢,去者日渐迷茫。 敲击石头能生出火花,捣碎辛辣植物能制成细碎食物。 如果我的内心尚未明了,请看井底的泥土。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孤鹤、离鸾等意象,描绘了一种孤独、超脱的情感。诗中“孤鹤不累巢,离鸾不饮溪”表达了不随波逐流、独立自主的态度。后文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如“飘飘无根云”、“贞松台”等,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意境。结尾的“妾心倘未明,请看井中泥”则含蓄地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探寻和坚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袁桷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