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苇:白色的芦苇。
- 残花:凋谢的花朵。
- 敝帚:破旧的扫帚。
- 燕都:指元大都,即今北京。
- 薪槱:柴火。
- 物微:微不足道的物品。
- 生最下:生长在最低贱的地方。
- 功用:实际的用途。
- 矜矜:自夸的样子。
- 妍丑:美丑。
翻译
白色的芦苇生长在寒冷的沙滩上,凋谢的花朵像破旧的扫帚一样摇曳。 燕都的百万家庭,都依靠这些芦苇作为柴火。 这些微不足道的物品,生长在最卑微的地方,却有着实际的用途。 它们大大胜过了那些自夸美丑的桃李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白苇和桃李花,赞美了白苇的实用价值。白苇虽然生长在寒沙之上,看似不起眼,却能为燕都的百姓提供生活必需的柴火,显示出其重要的社会功能。而桃李花虽然美丽,却只是空有外表,缺乏实际用途。诗人的这种观点,反映了其对实用主义的推崇,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只注重外表而忽视内在价值的社会现象的批评。
袁桷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
袁桷的其他作品
- 《 六月二十四日夜梦剡源师同游山寺主僧延入丈室出梅花画卷赋诗旁有胡用章先生坐主僧下时剡源对席仆居其次案上绿竹一枝青翠可爱剡源赋诗桷即援笔 》 —— [ 元 ] 袁桷
- 《 题郝伯常雁足诗 》 —— [ 元 ] 袁桷
- 《 再次上京杂咏韵十首 》 —— [ 元 ] 袁桷
- 《 上京杂咏十首 》 —— [ 元 ] 袁桷
- 《 书怀寄从子瑛二首 其一 》 —— [ 元 ] 袁桷
- 《 渡淮寄养浩 》 —— [ 元 ] 袁桷
- 《 送邓师禹归龙虎山 》 —— [ 元 ] 袁桷
- 《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 》 —— [ 元 ] 袁桷